【合租】合租要注意什麼?合租優缺點?合租生活公約這樣訂!
在外地求學工作,不少人會選擇與室友一起「 合租 」家庭式的房源。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而開啟合租生活,也許你是想要打造「家」的感覺、享受有人陪伴的生活,或是單純想省下更多生活費,共生已經成為一種租屋新選擇。
然而,只要有人的地方,多少就會發生摩擦與爭執,想找到好的室友並不容易。如果你正在尋找室友,或是正在尋找一起居住的空間,都應該了解基本的合租大原則,不僅避免各式各樣的租屋生活糾紛,也降低讓好朋友變成陌生人、甚至是仇人的機率!
編按:不只房價漲,各地區的租金也跟著不停攀升,這時無論是東漂、西漂、南漂、北漂的租屋族,找人一起「 合租 」分擔租金就會成為一種降低每月房租壓力、有機會尋找較好物件的選擇!但與人一起住難免會碰到意見不合之處,究竟要注意哪些事情才可以讓自己的合租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呢?一起到內文看看吧!
合租注意事項有哪些?
和別人一起住,最重要的原則就是「溝通」,把一切規矩訂出來,讓大家都有可依照的準則。若室友對你造成任何感到困擾、不快的事,也要盡量和對方溝通,找出解決辦法(除非對方真的無法溝通,或許你該當作繳學費認賠殺出……但這其實就回歸到一開始找室友的問題)。
合租費用怎麼分配?
基本上房租都是固定的,會變動的都是水電與瓦斯費用,特別是在夏天,因為開冷氣電費通常會更高,這部分最好在進住時就約定好這些費用如何分配(例如平均分擔、依居住時間或是依房間大小的比例支付等)。
另外,生活用品如衛生紙、洗碗精、垃圾袋等消耗品,也是一筆不固定的支出。可以先向每位室友收一筆金額作為生活雜費,或是買完之後與室友們平均分攤價格,避免東西用完沒人買,或是計較誰用的比較多。
合租租約眉角要注意!
通常合租都是選出一位代表人簽約,每月負責收集大家的房租轉交給房東,不過這位代表人其實就成了「 二房東 」,需要注意租約中有無加註「可轉租」的規定(以免哪天屋主主張終止租約,把未與他簽約的租客都趕出去),建議和房東協議改為「可分租」,避免日後室友變動時的租約爭議。
只要是與人合租,都建議與房東各自簽約,不然若遇上室友們因故退租,就得獨自負擔房租缺口。雖然這個方式對房東比較麻煩,但至少在權利義務上的約定相對單純,造成的風險也最低。
如果房東不願與所有租客各自簽約,另一種方法是把「所有室友視為承租人」,且分別約定好每位租客應負擔的金額。要注意的是,因為所有人都算在相同的租約中,會需要共同起租/退租(只要有人要先退租,全部室友就得一起退租)。有些人則會和房東約定「承租權轉讓」,就能直接由房東、欲退租的租客與新的租客,三人共同簽訂轉讓同意書。
💡延伸閱讀>>>不租了! 租約到期 後與房東和平分手的小技巧
合租生活公約很重要!
就算是再熟悉的朋友,回到家也可能變成另一個人!不想看到公共區域總是亂七八糟,垃圾桶永遠是臭臭的小山丘,半夜放重金屬搖滾樂吵醒正在睡覺的你,甚至帶不知道哪裡來的朋友過夜(而且就這樣定居下來變成新室友),只有訂下「 生活公約 」才能規範!
公約管轄的範圍可大可小,通常會約定的事項是空間區域、日常家事、生活習慣、能否帶朋友來等事項,建議依照實際需求制定。最重要的是提醒和舉手之勞,可以在各領域選出一位「主委」負責提醒室友們這些規範,很多小事隨手就能做到,只是剛好忘記了。會出來合租已經是成年人了,別再為自己的過失找藉口。

